

科学养鸡
养鸡是我国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一项传统的、具有投资少、规模小、见效快的饲养业。
鸡的品种按其经济用途分为蛋用鸡、肉用鸡、蛋肉兼用鸡和药用或观赏鸡四种。一般来说,传统养鸡以自繁、自养为主。但因近年来自繁自养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养鸡户不断增多,饲养量大量增加,普通养殖户依靠科技提升养鸡技术成了当务之急。选种在鸡场投产前,养殖户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等结合市场因素挑选适合自己饲养的品种,蛋鸡还是肉鸡,快速性鸡种还是慢速型鸡种,是否考虑生态品种。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选雏
挑选健壮的雏鸡,主要通过一看、二摸、三听、所谓“一看”,就是看外形,大小是否均匀,符合品种标准;羽毛是否清洁整齐,富有光泽。“二摸”,就是摸身上是否丰满,有弹性。“三听”则听叫声是否清脆响亮。健壮的雏鸡一般表现为:眼大有神,腿干结实,绒毛整齐,活泼好动,腹部收缩良好,手摸柔软富有弹性,脐部没有出备点,握在手里感觉饱满温暖,挣扎有力。反之,精神萎靡,
绒毛杂乱,脐部有出血痕迹等均属弱雏。
雌雄鉴别雏鸡的雌雄鉴别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 肛门鉴别法首先看肛门的张缩情况,一般雄雏的肛门括约肌比雌雏发达,挛缩能力强。因此,在出雏的当天,可将雏鸡托在手中,看其肛门的张缩情况,如果闪动恰恰而有力,为雄雏;而闪动一阵、停一阵、再闪动一阵,张缩次数较少且慢,为雌雏。
2 羽毛鉴别法主要根据翅、尾羽生长的快慢来鉴别,雏毛换生新羽毛,一般雌的比雄的早,在孵出的第四天左右,如果雏鸡的胸部和肩尖处已有新毛长出的是雌雏;若在出壳后七天以后才见其胸部和肩尖处有新毛的,则是雄雏。
3 动作鉴别法总的来说,动物雄性要比雌性活泼,活动力强,悍勇好斗;雌性的比较温驯懦弱。因此,一般强雏多雄,弱雏多雌;眼暴有光为雄;柔弱温文为雌;动作锐敏为雄,动作迟缓为雌;举步大为雄,步调小为雌;鸣声粗浊多为雄,鸣声细悦多为雌。
4 外形鉴别法雄雏一般头较大,个子粗,眼圆形,眼睛突出,嘴长而尖,呈钩状;雌雏头较小,体较轻,眼椭圆形,嘴短而圆,细小平直。来航鸡发育较快,雌雄翅尾羽都出得早,较难识别,一般在15日龄左右,可根据冠子的发育状况鉴别。
(二)育雏前的准备
1.育雏室和用具的准备
育雏前对鸡舍要全面检查和维修,主要是为了有利于保温、凡门窗、墙、棚顶、屋顶等有损坏的都要及时维修。特别要注意防贼风和漏雨,又要注意能够调节空气,在炎热季节能通风透气。布局要合理,便于饲养管理和防疫工作的进行。
育雏笼、饲养槽、饮水器等设备用具,在每次进雏前必须用清水认真洗刷干净,特别要注意死角地方,并要经过阳光曝晒。鸡舍地面要用消毒药消毒,墙壁也要喷洒消毒。
2.育雏室预温
进雏前先打开保温热源或保温伞的电源,使育雏室内周围达到32-34℃的稳定温度时才进雏鸡,特别是气温较低时更应注意。如果没有保温伞而房屋空间又大的话,可在离地面80公分处用能保温的物件盖上,以降低和缩小空间,达到保温目的。
3.饲料和药物的准备
进雏前要按照雏鸡的要求,选用优质饲料。每只雏鸡养至五周龄大概要0.8-1.1市斤饲料。育雏的前20天龄食量很少,不要储备太多的饲料,以免久放变质。同时,要准备些常用药物,如雏禽开食补盐、葡萄糖、施得福、硫酸新霉素、鸡宝-20、威霸先、特效米先等。
小鸡从出壳到60日龄左右叫雏鸡,这段时间的培育亦称育雏。人工育雏,就是根据雏鸡的生长发生规律,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喂养。
(三)调节温、湿度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1 雏鸡适宜的温度幼雏保持在30-32°C。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2 育雏舍湿度调节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四)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1 雏鸡饮水,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最后再喂料。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2 幼雏喂料。刚进回来的鸡苗经饮水1-2小时后,即可喂料。20日龄前的雏鸡要喂小鸡全价颗粒饲料或自配雏鸡料。雏鸡阶段喂料一般不分餐数,将饲料放于饮料槽内,让其整天都可以采食。但一定要注意少放勤添,不要有陈旧的饲料,保证饲料新鲜,不发霉。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应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3自配雏鸡料。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五)调节空气
小鸡呼吸快,代谢旺盛,一间育雏室内常有几百只甚至几千只雏鸡,如密度大排出的二氧化碳多,加上粪便中分解出来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容易造成氧气不足,影响小鸡健康,特别是多层笼养时更是如此。因此,保温与换气一定调节好,育雏室上方应有排气窗,进入鸡舍时应嗅不到氨味。
(六)调控光照
(七)育雏密度
育雏室内雏鸡的密度随着鸡周龄的增长而逐步疏散。同时应考虑到季节的不同而密度应有所不同,冬季可密些,夏季要疏些。一般密度求是:1周龄,每平方米70-80只;2周龄,每平方米50-60只;3周龄,每平方米30-40只;4-6周龄,每平方米20-30只;7-9周龄,每平方米15-2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