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美丽富川概述

    信息发布者:yueyao
    2018-01-02 09:27:30   转载

       

        富川瑶族自治县地处桂湘粤结合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置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唐、宋、元属贺州,明洪武(1377年)后至清属平乐府,民国初属桂林道,后归平乐行政督察区及平乐专属。1950年成立富川县人民政府,1952年与钟山县合并,改置富钟县,1961年与钟山县分治,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瑶族自治县。全县总面积1572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耕地面积235.8万亩,其中,其中水田面积35万亩,旱地面积24万亩,全县辖12个乡镇、137个村委18个社区,总人口32万人,其中瑶族人口占47.5%。境内资源条件丰富、历史文化悠久,自古有“富裕之川”美誉。


        29年来,富川党委政府以发展为己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不断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在经济建设、民生发展、社会稳定、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近年来,富川按照“稳中求进、加速转型”的主基调,紧紧围绕贺州市第三次党代会为富川发展的科学定位“依托贺州华润循环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循环农业、打造循环工业强县、电力强县、特色优势农业强县和瑶乡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结合富川发展实际,牢固树立“标兵”意识,全面实施“生态立县 富民强县”发展战略和加快实施建设一个城镇群,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基地、中国瑶乡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电力、水泥建材、烟辅、食品加工、脐橙、生猪、蔬菜、烤烟、文化旅游等九个支柱产业的“139” (一城镇群三基地九大支柱产业发展思路,努力建设“幸福富川”,打造“瑶乡明珠”,全县各族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体验了更多和谐幸福,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势,全县GDP由1983年的0.81亿元,增长到1993年的5.13亿元,年均增长20.33%(10年增长数);2003年达到13.18亿元,年均增长9.9%(10年增长数);2011年达到40.11亿元,年均增长14.93%(8年增长数),比1983年增长49倍;财政收入由1983年的716万元,增长到1993年的6245万元,年均增长24.18%(10年增长数),2003年达到6138万元,年均增长-0.17%(10年增长数),2011年达到3.37亿元,年均增长23.73%(8年增长数),比1983年增长47倍;全社会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83年的924万元,增长到1993年的9140万元,年均增长25.75%(10年增长数),2003年达到29762万元,年均增长12.53%(10年增长数),2011年达到72.19万元,年均增长  48.97%(8年增长数),比1983年增长78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3年的188元,增长到1993年的284元,年均增长4.21%(10年增长数),2003年达到1584万元,年均增长18.75%(10年增长数),2011年达到4483元,年均增长13.89%(8年增长数),比1983年增长  倍;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2006年首次由“一二三”变为“二一三”,实现历史性突破,工业主导地位日益显著,县域经济已搭建起以华润火电、水泥、啤酒为龙头的贺州华润循环工业示范区富川核心区,形成了以电力、建材、彩印、树脂加工等民族工业框架;建成了广西唯一的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全县种植水果40万亩,其中脐橙25万亩,无公害蔬菜年复种面积20万亩,春烤烟年种植面积超3万亩,是“中国脐橙之乡”和“中国特色农业百强示范县”;城乡风貌建设走在全区前列,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和打造铁耕、大深坝等40多个果香景美富裕和谐新农村;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安居乐业。2007年来,富川县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标准化农业生产县,三次获得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三年获得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区“双拥”模范县、全区招商引资先进县等诸多荣誉。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